校园动态

校园动态

我们又来了!软件工程学院96名学生顺利抵达华为

发布时间:2025-05-16 浏览次数: 设置


5月8日,软件工程学院院长黄成当起了“护送队长”,带着首批96名“工学交替+产学结合”项目的学生,顺利抵达华为,开展为期2个月的企业实习。

黄成组织了一场“暖心大聚会”,看望了正在华为实习的学生,鼓励他们“撸起袖子加油干”,努力实现个人小目标与远大理想,让青春在奋斗中闪闪发光。

一、校企合作情况

2023年,双方开展调研,创新推出“实习+就业”合作模式,首批学生在华为机器有限公司完成岗位实训,实现了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无缝衔接;2024年,双方正式签署战略框架协议,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,建立长期人才培养和供需合作关系,联合开发课程体系,并启动“订单班”定向培养计划;2025年,双方深化“工学交替+产学结合”模式,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项目实践交替进行,形成“理论-实践-再提升”的良性循环,全面增强了职业适应力。

二、校企合作成效

实习+就业成效显著。2023年12月,学校学生被华为机器有限公司录用18人,正式入职9人;2024年11月,录用人数增至20人,入职率达65%(13人),人才输送质量获企业高度认可。

订单班培养成果突出。22级IT技师班40名学生中,33人通过考核入职华为合作企业,就业率82.5%;24级IT技师班首批录用35人,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持续优化,学生岗位匹配度显著提升。

工学交替规模突破。2025年5月,23级学生参与工学结合项目,102人获企业录用,96人完成报到,到岗率94.1%,创校企合作历史新高。  

三、校企合作特色

全国首创“IT预备技师班”。学院与红海、华为联合开设全国首个IT预备技师班,采用“双导师制”(企业工程师+校内教师),强化学生项目实战能力,毕业生可以实现在华为制造相关技术岗位的就业。  

三大模式引领省内职教标杆。“实习+就业”“订单班”“工学交替”三大合作模式深度融合,成为四川省唯一实现“教学-实践-就业”全链条贯通的高职院校,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。  

产学协同创新。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与科研平台,引入华为最新技术标准与认证体系,学生可参与真实项目研发。

软件工程学院与华为的合作,不仅开辟了职业教育与头部企业协同育人的新路径,更以扎实的成效与鲜明的特色,成为产教融合的典范。未来,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,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“大国工匠”。(文/图 软件工程学院)  

返回原图
/